2023 年山东省交通运输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锚定“走在前、开新局”,以加强交通运输互联互通为方向,以全方位转型推动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和交通强省,努力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奋力当好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建设开路先锋。
一、强力推进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
1.拟定中长期和专项建设方案。加强与交通运输部强国办、专业机构、科研院所沟通,会同省有关部门单位做好《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山东示范区建设方案(2023-2035年)》和公路、水运等专项建设方案编制工作。
2.科学分类制定推进计划。围绕示范区建设“十五项推进行动”,明确年度和到2025年的目标、任务、措施。按照任务清单,实行项目化、工程化管理。
3.推动工作全面起势。加强省市联动,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造系列标志工程和创新成果。围绕示范区建设重点任务、特色领域,高标准完成交通运输部试点任务,全面启动开展省级试点工作,培育一批引领性、示范性成果。
4.强化督查问效。建立定期督导制度,进一步完善督导机制,聚焦工作推进中的突出问题,持续跟进抓好督导落实。
二、强力推进综合立体交通网建设
5.强化规划引领。推动《山东省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2-2035年)》尽快出台实施。加快完成山东省文化体验廊道旅游交通网主骨架布局等重大规划研究。积极推进各港口总体规划调整和修订。加紧制定出台《山东省世界级港口群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山东省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扎实开展“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规划中期评估调整工作,确保建成一批、开工一批、储备一批。
6.加快打造“轨道上的山东半岛城市群”。强力推进雄商、津潍、潍烟、济滨等6个高铁项目建设,开工建设潍坊至宿迁段和青岛连接线2个项目,建成通车济郑、莱荣2个项目,年底全省高铁通车里程突破2800公里。做好项目储备,谋划推动一批新项目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规划。
7.加快完善四通八达公路网。高速公路进一步“加密、扩容、提速、增智”,加快推进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北环段、东营至青州改扩建等23个、1749公里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开工建设庆云至章丘、济南至宁津等13个项目,建成济南至潍坊、济南绕城高速公路二环线西环段2个项目,年底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8200公里。深化普通国省道创新试点改革,畅通省界路、提升低等路、试点快速路、改造瓶颈路。深入推进“四好农村路”提质增效专项行动,年内新改建农村公路7000公里,改造危旧桥梁300座、实施路面状况改善工程1.8万公里、实施重要及三级路以上村道安保工程3000公里。把旅游公路建设作为公路扩面提标重点,全面推进“千里滨海、鲁风运河、红色沂蒙、黄河入海、长城寻迹”五大廊道旅游公路建设,年内实施1556公里、建成1229公里,打造山东旅游公路新名片。
8.加快建设世界级港口群。加快物流港、贸易港、金融港、国际中转港“四港一体”,推动海河陆空“四港联动”,全面建设以青岛港为龙头的山东半岛世界级港口群。实施新一轮港口基础设施提升工程,抓好青岛港董家口港区万邦矿石码头、龙口南山LNG接收站一期码头工程、烟台港西港区LNG接收站码头工程等重点项目建设,年底建成青岛港前湾港区自动化码头三期等项目。
9.加快构建内河水运网。结合南水北调二期工程,统筹推进京杭运河济宁至东平湖段“三改二”工程。推动京杭运河济宁港、枣庄港扩能提级,高标准建设菏泽港、泰安港。推进大清河航道工程建设,年内启动实施微山三线船闸工程。加快小清河复航进度,上半年实现全线通航,逐步培育物流市场,打造联接省会、贯通鲁中、河海联运的陆海新通道。
10.加快打造现代化机场群。推进济南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枣庄机场建设,年内济宁新机场转场运营,建成烟台机场二期、临沂启阳机场改扩建工程。推进运输航空与通用航空协调发展,开工建设泰安仪阳、德州庆云等2个通用机场,并再启动一批通用机场。
11.加快建设济青城市轨道交通网。推进济南3号线二期、青岛5号线一期等18个项目,实现济南、青岛两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全面展开。
三、强力推进综合运输服务能力建设
12.持续抓好物流运输保通保畅。把交通物流保通保畅作为一项战略性工作,不断巩固完善机制、统筹运输资源、强化协调联动、加强货运保障。继续实施服务区提升和收费站疏堵保畅专项行动。健全完善重要物资应急运输保障体系,提高应急运输指挥调度水平。指导行业市场主体用足用好现有纾困政策,落实减税降费,维护好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13.完善物流运输通道网络。开展国际物流体系建设及创新发展先行先试,推动国际海运、空运增航线、加航班,年内新开行国际货运航线4条、海运外贸航线15条。抓好中欧班列“齐鲁号”扩能提升,力争全年开行超过2100列。推进中韩整车运输(威海-仁川)试运行。大力发展铁海联运,积极向河南、山西、陕西等省份拓展辐射。抓好济南、临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城市补链强链工作,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提高济南临沂城市群流通效能。
14.深入推进物流降本增效。积极发展铁路重载直达、班列直达、高铁快运等铁路货运方式。深入实施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持续推进样板县建设。科学规范网络货运企业发展,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建立全省网络货运信息化监测评估指标体系。支持青岛、临沂、济南、淄博、潍坊开展国家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创建,完善绿色货运配送节点体系。加强高速公路服务区中转节点建设,深化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推进“司机之家”规范化、标准化建设运营。统筹推进道路运输高频事项“跨省通办”。
15.持续提高出行服务品质。积极发展公铁、空铁、公空等联程运输服务。深入推进“公交都市”创建,济南、青岛按交通运输部要求开展动态评估,济宁、日照按照批复方案有序推进创建工作,枣庄、烟台、潍坊、威海深化创建成果。持续推进交通运输新业态规范健康持续发展,落实城市属地责任和网约车平台责任,加快网约车合规化进程。开展城市轨道交通服务质量评价和出租汽车服务质量信誉考核。研究制定市际公交化客运班线运营规范。抓好龙口、临淄、肥城第二批国家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验收准备。
16.着力提升高铁运输效能。争取国铁集团支持,进一步优化高铁客运运输组织,加密列车开行频次,全面推进济青高铁“公交化”运营,持续提升全省16市高铁通达能力。
四、强力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交通建设
17.持续健全完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行业监管责任、属地管理责任“三个责任”。持续巩固提升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强化年、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成果,推动安全生产向事前预防转型。排查整治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推进各领域重点难点问题全面整治。加强安全生产信用管理,对等级低、风险高的企业开展重点监管。强化安全生产信用评价结果运用,推动27条激励惩戒措施落实见效。积极构建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机制,提升质量安全风险防控能力。
18.切实抓好重点领域安全生产。持续抓好海上安全20条措施落实,开展国内客运船舶靠泊问题专项整治和港口危险货物作业安全检查。进一步加强大件运输审批和事中事后监管,坚决落实好25条监管措施,保障路网安全全运行。持续推进电子运单、“鲁运通行码”应用,推广应用常压液体危险货物罐车罐体管理系统,严格落实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控制度。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水位监控预警,推动轨道交通运营企业完善极端情况下停运机制。加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公路水路承灾体普查成果运用。深入实施危旧桥梁(危隧)改造、公路灾害防治和农村公路安全生命防护工程。加强港口、航道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和重大危险源管理。持续推进公路水运工程“平安工地”建设,部署开展隧道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继续完善铁路综合整治机制,深入开展铁路沿线安全环境整治。
19.全面提升应急保障水平。强化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建设,探索建立多种方式协同高效的应急救援模式。加强应急保障队伍建设和物资储备,做好极端天气和各类地质灾害预警预防和防灾减灾救灾。抓好重大活动、重点时段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
五、强力推进智慧交通建设
20.加快“数字交通”建设。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数字政府部门建设,抓好顶层设计,提升政务服务和行业治理数字化水平。加快建设山东交通运输智慧大脑,推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平台、业务系统数据资源的整合共享、综合开发和智能应用,构建一体化的网络安全防护体系。
21.完善交通“新基建”网络。加快智慧高速建设,年内建成通车济青中线智慧高速公路项目,扩大智慧高速试验段成果应用。持续推进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试点,打造一批公路数字化应用“样板路”。加快国家智慧港口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实施省智慧港口科技示范工程,打造世界领先的一流智慧港口。全面推进济南机场航空主导型智慧综合客运枢纽建设。
22.提升交通科技创新效能。加强科技攻关项目、平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持续推进智慧交通重点实验室、山东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和现代航运技术标准创新中心等建设,继续组织实施省交通运输科技示范工程认定和科技成果推广目录发布。发挥交通运输领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研发机构创新支撑作用,开展省重大科技创新示范工程项目研究,推进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长期性能观测网建设。
六、强力推进绿色交通建设
23.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绿色公路、绿色铁路、绿色港口和绿色机场建设,推动老旧交通基础设施升级改造。持续完善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领域的布局和应用,推动交通网、能源网融合发展,鼓励在交通枢纽场站以及公路、铁路等沿线合理布局光伏发电及储能设施,重点推进“氢能高速”“氢能港口”建设,推广高速公路边坡光伏发电应用,全面推进“零碳”高速公路服务区试点建设。
24.深化运输结构调整。深入落实省新一轮“四减四增”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大宗货物运输“公转铁”“公转水”。加快推进铁路专用线建设,推动铁路向重要货源地延伸,年底前完成坪岚铁路扩能改造,建成铁路专用线6条,开工4条,确保大型工矿企业和物流园区铁路专用线接入比例达到83%以上,年内铁路水路货物周转量增长10%以上。推动多式联运发展,继续开展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试点,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巩固深化12市绿色出行创建考核达标城市创建成效,提升绿色出行比例。
25.促进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加大城市公交、出租等领域新能源车辆推广应用力度,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鼓励各市积极开展燃料电池汽车推广应用。持续实施港口岸电改造工程。提升改进内河船舶防污染智慧监管系统功能,实施联防联查联控,提升南四湖流域内河船舶防污染监管水平。
七、强力推进行业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
26.加快建设统一开放的交通运输市场。完善交通运输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加快健全统一的运输规则、制度、标准,推动建立统一、公开、透明的价格体系,促进交通运输市场统一开放和竞争有序。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综合采用政府引导基金、政府专项债券、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等多种政策工具,积极吸引央企和民企等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全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27.深化交通运输法制政府部门建设。抓好省交通运输厅交通运输法治政府建设实施方案落实。提请省政府出台《山东省小清河航运管理办法》。规范合法性审核和公平竞争审查工作。深入实施“八五”普法规划,做好中期评估。深化政务公开,提升交通运输部门公信力。持续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深入开展。
28.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规范化管理,组织编制56项中央层面设定的交通运输行政许可事项实施规范。继续“放权赋能”,加强对省级委托下放事项的培训指导。全面完成交通运输领域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提升工作。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电子证照制发及免提交,扩大电子证照适用范围。全面完成加强和规范交通运输事中事后监管三年行动任务,健全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体系。推广“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试点成果,加强跨部门综合监管。深化拓展“信用交通省”建设成果,扩大“信用交通市(县)”试点范围。
29.着力提升行政执法效能。深化跨区域联合执法协作,加强信息共享,形成执法合力。持续推进智慧执法建设,加快省级治超联网管理信息系统使用,推进超限检测技术监控设施建设。继续开展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推进说理式执法,组织开展综合执法评估督导。按照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部署,深入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
30.持续提升交通运输“软实力”。开展全省交通运输系统行业精神文明示范创建。持续深入开展“感动”“最美”“百佳”等系列推选宣传型。加强交通文化传承和博览建设,推进现代综合性交通体验展馆建设。抓好强国示范区等系列重大主题宣传,做大做强新媒体宣传,多渠道、多形式讲好新时代山东交通故事。
八、坚决扛牢管党治党政治责任
31.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持续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运输重要论述和对山东工作重要指示要求相结合,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32.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按照中央和省委部署要求,扎实有序开展主题教育,牢牢把握“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下功夫求实效,着力解决理论学习、政治素质、能力本领、担当作为、工作作风、廉洁自律等方面问题,努力实现“凝心铸魂筑牢根本、锤炼品格强化忠诚、实干担当促进发展、践行宗旨为民造福、廉洁奉公树立新风”目标。
33.持续深化行业党建。把加强行业党建与推动行业发展有机结合,全面强化大货车、网约车新业态等群体党建工作。突出行业一线,把支部建在车队上、班组上、网点上,加强党员先锋岗建设。
34.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加强行业人才队伍建设,加大“高精尖缺”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建设技能人才队伍,持续抓好人才和创新团队培养、引进和使用。持续深入推进公务员平时考核和绩效管理深度融合,加快指标体系、管理流程、信息系统、创新成果集成应用,与重点任务紧密结合,激励公务员队伍履职尽责、担当作为。倡树“严真细实快”工作作风,推进政策落实,破解堵点难点。大兴调查研究,解决一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工作落实,提升工作水平。
35.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深化纠治“四风”。坚持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严肃执纪问责。盯紧干部选任、规划制定、行政审批、资金安排、项目管理、安全生产、行政执法等重要环节,查找管理漏洞、制度空隙和监管缺位,完善权力运行监督制约机制,努力打造“清廉交通”品牌。